控制、罪惡感、情緒勒索

『沒做到父母的要求,你感到很罪惡?』-你不得不注意的反向控制

與父母相處時,你有沒有過以下經驗呢

『如果你搬出去,你就不要認我這個媽。』

『小孩怎麼可以讓他在地上爬,地板冰你不知道嗎?怎麼當媽的。』

『你連每天一通電話都會忘記打,我知道老了,沒用了』

  • 若是不順父母的意思,總是被質疑親情。
  • 父母無法接受與他的認知不同的生活習慣,視自己的認知為真理教條。
  • 以柔弱的的姿態索取渴望的,讓子女不禁也感到罪惡。

情境舉例

『媽,我失戀了』

『有件事,我跟你說你不要生氣噢』

『我覺得附近的OOO不錯耶,你嫁得進一點,回家也比較方便』

『我的事我自己有主意,你不要管』

『我沒有管,我也只是建議。你不喜歡就不要聽好了,幹嘛那麼兇~』

以一種退縮不強求的語氣,實質上卻希望孩子能照著他的意思,
若是沒有順著說話的話,就會拋出情緒受傷的情感,讓孩子感到罪惡

—————————————————————————————————————————————

『你不可以出國工作』

『要工作台灣找不到嗎?』

『你們兄弟倆都不在家鄉工作』

『都不想跟我住』

『出去了,就不用回來了』

兄弟與媽媽協調,請外佣來幫忙,費用兄弟出。

幾個月後,媽媽堅持辭去外佣

『那外佣笨手笨腳的。』
『煎個魚都會焦,洗碗水柱都用很大。』

『沒事就去樓上睡,偷懶。也不看看哪裡還要清潔。』

辭去外佣後,兄弟輪流回家照顧

每次回家都被派遣許多任務:修繕、採買、醫療陪伴等等

回家就像是解任務,沒有喘息時間可以好好去感受團聚的天倫之樂。


這樣造成別人感到被操控,處境兩難。越重視情感的孩子,就越不得不捨棄自己原本的安排而依順父母的意願。
父母沒有意識到這樣是一種操控行為,若是直接定罪父母,會讓他們感到受辱。對事情的解決沒有幫助

長期的調適心法

第一步 (內心)父母是的最大受害者

平時可以向親戚了解一些父母成長背景,透過它可以幫助自己理解父母的不安或自卑的情結。

當我們內心同理父母,將專注力向著同理與體諒。

漸少憎恨與排斥的情緒,對於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有加分,對自己的生活中的情緒也才更穩定。

第二步 (認知調整)不安才是冰山下作怪的情緒,操控只是表象

操控型父母大多數
1.不知道自己語言行為給孩子別無選擇的無力感

2.沒有認知到自己正在執行操控的行為。

3.不安全感籠罩著自己,沒有餘力顧他人及全局

唯有確定事情依照自己想要的走,才可以每次每次地鬆懈不安。

第三步 紀錄自己,每次執行完父母要求的事情後,是開心或不開心的

透過不同情境的紀錄,更認識自己的意願與能力,

認識自己,做為顧自己與父母的重要基石。

在照顧好自己的意願下執行父母的要求,適時的引入社會資源的協助

儘管父母一開始會更感到慌張,然而溫和而堅定的走下去,

讓父母慢慢感知~在這樣的條件下也是安全的。

三種方法,減緩自身的情緒波動

1/ 打哈哈(打趣玩笑) 四兩撥千金

『沒辦法我比較笨(自虧) 我只會我自己的方法』

(笑一笑)『你今天吃飯了嗎?』(轉移話題)『關於那件事..』(繼續正題)

『喔』(但忽略僅按照自己的意思)

2/ 直接說明可以做到的

冷靜撇清附加的罪惡 安撫她的不安

『我確實不喜歡這個提議,我沒有幫誰說話』

『我當然在意你啊,只是我這樣真的超過我的負荷了』

『純粹是這個方法真的不行。還是我們可以找其他方法?』

3/ 約法三章

提醒父母狀況又出現了

『你又踩線囉~』

『你這樣說不太好唷』

『我有我的做法,只是跟你不一樣 』

你是想好好照顧父母的,卻又常常衝突?

與父母難以相處?

與父母的價值觀和行為有分歧?


請好好利用這1招

「不用嘗試改變父母」就能與父母好好相處的關鍵技巧…


輸入你的名字和Email,立即免費下載。

    找社會資源,時間留給與家人享受時光

    辭去外佣後,兄弟輪流回家照顧

    每次回家都被派遣許多任務:修繕、採買、醫療陪伴等等

    回家就像是解任務,沒有喘息時間可以好好去感受團聚的天倫之樂。

    兄弟與媽媽談尋找其他外部人力

    由社會局審核,給予高齡每天一小時居家陪伴與基礎清潔,每個月一次醫療陪伴。

    由大賣場宅配基本家用烹調醬料與米糧雜貨。儘管媽媽無法一次列出清單,但根據多次觀察,大致可以知道各類用品的使用頻率,可定時補貨,不需每一次都另行列單。

    因有常配合的的家庭修繕師傅,若有相關問題,可以直接尋求專業。

    兄弟就定期回來家中,留下更多時間可以一起聚餐、散步、娛樂。

    當然,要進行這樣的共識,

    需要讓父母了解,尋求外界人力是為了可以把更多體力與時間留給家人相處,

    而不是撇開責任不管父母

    這關係到安撫父母的不安感。

    溝通難以一蹴可幾的。總是會有還有既有的不安情緒與欲控制的情結伴隨在對話中,我們可以這樣回答。

    一.媽媽希望孩子親力親為打理家事
    
    媽:『我這樣太累了 家裡的事情零零總總就很忙』
    兒:『我知道你很辛苦』『隔壁的媽媽都稱讚你把家裡打理的很好』
    媽:『知道辛苦但你們還是沒一個要回來的』
    -----(無視母親的挑剔)------------
    
    兒:『還是你需要其他人力,政府有很多資源可以幫忙』
    媽:『就知道依賴別人,自己的爸媽都不會自己顧』
    兒:『如果我忙著這些大大小小的事 我們怎麼有時間可以在這邊喝茶邊鬥嘴』
    (四兩撥千斤)
    
    兒:『我們把這些事給別人做。
          剩下的時間我就可以帶你去逛逛衣服,你不是說隔壁鄰居都打扮得很好看,我們也可以。』
    (讓她感到有價值)
    媽:『可以啦,看怎麼找資源你自己搞。』

    二.媽媽介入結婚交友
    
    女:『我的事我自己有主意,你不要管』
    媽:『我沒有管,我也只是建議。你不喜歡就不要聽好了,幹嘛那麼兇。』
    
    女:『我知道你很擔心我,但我有需要的話會直接跟你要建議。』『沒有個話,就先不要給建議。』
    (約法三章)

    反思:自己有可能是控制型子女?!

    如果總是覺得自己父母很有控制慾,要反回來觀察自己,有可能也有這個問題。

    當他們叨念自己身體不好,兒女應該要返家長住,我心裡總是想要停止父母叨念,甚至想要調整父母的觀念。

    這當下,我就一樣有了『控制』的企圖。

    全天下我們只能掌控的就是自己,沒法掌握別人。企圖掌握別人,就是煩惱的開始。

    那面對不喜歡的叨念。那該怎麼做呢?(掌握自己短時間內可做的)

    1. 離開現場
    2. 聽而不聞
    3. 同理父母的感受,表達接受到的,並理解他們的感受。但行動的選擇留給自己

    與父母和平相處的起手式

    找回家人關係裡最誠摯的敬愛
    儘管他們不是開明的父母..
    個性也不可能改變


    輸入你的名字和Email,立即下載。

      你不是一個人,邀請你:一段話分享你的故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