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房間很重要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
維吉尼亞.吳爾芙《自己的房間》
這裡先不談女性,
我們如果有想要做的事,
建立自己物理空間幫助捍衛心理主導,是個重要的開始!
想想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跟爸媽要求自己的房間
我們開始想要寫筆記只有自己看見,
想要只屬於自己的床、書桌,
甚至關起門來只有自己的空間,
自己可以決定東西的擺放與使用。
另一方面 也許有人會說~
開始擁有空間時,與家人間就多了隱私,少了交流。
然而,藉由物理空間,幫助自己在擁有自己心裡空間,再去與家人相處,更能得到身心舒適的相處模式。
構成自己的房間之三大元素
1/隔牆
隔牆是明顯的邊界
圈起了一處絕對領域
阻隔了視覺、部分聲音
2/出入口
讓他人不能隨意出入
出入口只被限縮在房門
(爬窗戶就是一種不合理的出去口)
3/管制
房門要有管制的權力,允許誰進來。
可以從內部上鎖,擁有鎖匙的人才能出入。
有了隔牆、房門、門鎖, 也就是有了空間邊界、出入口、管制權 你就是房間的「統領者」,而不僅僅是使用者
爸爸會說房子是他買的,沒有甚麼自己的房間
有些爸爸會說房子是他買的,房間也是房子的一部分,
理當是他的歸他管的,
此時我們房間有隔牆、房門,
但不能使用門鎖限制爸媽出入
也就是你有這個領域的邊界、出入口、而沒有管制權
可以任由人進出
邊界、出入口、管制權缺了一個
就不構成完備的「自己的房間」條件
你就不是房間的主宰,僅是借用房間
連一日租用都稱不上
用房間認知心理上「我」與「我之外」
房間是物質空間上區分「私人」與「公共」的開始
也是用房間認知心理上「我」與「我之外」的人
透過物理空間的統領認知到「我是我的主宰」。
擁有自己的房間所代表的3個心理需要
1/領域,隱私.安全感
因為開始有他我分別 ,所以需要一些只有我知道的事情 ,只有我擁有的東西 ,並用房間的隔牆來區分我的房間跟之外的領域,確保隱私的安全
2/管制,保護機制
我可以針對我領域做管制動作,掌管誰可以進來,甚麼時候可以進來,有絕對的保護與管制機制,並保護自己附屬的物品。
3/安排,主導權
可以主導所屬物品的擺放空間的與位置,開始掌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