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想像:無所不能的『後場廚房』-問題總是必須留在後場,確保客人享受到的是完美的一餐。
在父母關係中 你是討好者嗎?
- 優先滿足父母期望。
- 避免與父母產生矛盾。
- 追求父母的肯定和讚揚。
- 持續擔心哪裡做不好。
- 做錯事情 容易感到難以承受的自責。
- 沒有自己的生活目標和願望。
- 難以確定自己內心真實喜惡感受。
如果,YES佔大多數, 一定要往下看…
左右都為難,沒有了自己
小明和他的妻子莉莉已經結婚幾年了,他們擁有一個可愛的兩歲兒子,小天。
每個週末,小明都會回到他父母的老家,小明的父母沒有甚麼其它生活眾重心,對於小明週末的訪問非常期待,這是他們唯一感到安慰和照顧的時刻。
尤其是小明的母親,王太太,總是表現出對兒子的極大的依賴和對未來的不安。他的母親愈來愈擔心,擔心失去兒子的陪伴,她常常在電話中表達她的擔憂。她對小明說:“你離開了我們,你不再關心我們了嗎?你真的不再愛我們了嗎?”這樣的話語常常使小明感到無比壓力。
只要母親有需求,小明就必須調動或缺席他們家庭的重要活動,例如小天的生日派對或親友的婚禮。莉莉總是不得不單獨應對這些場合,她感到孤單和不被重視。她的不滿漸漸加深,並開始對小明提出抱怨,覺得應該要找出可以協調的方法,而不是每件事親力親為,或老家裡的事情總是優先;小明卻覺得莉莉不夠體貼,為什麼不能讓老媽媽開心點。
莉莉和小明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疏遠,他們經常因為這個問題爭吵。小天也開始感受到家庭不和諧,因為他爸爸經常不在家,而他媽媽則變得緊張和不快樂。
逐漸地透過孩子小天童語般的表達,小明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甚麼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是一種心理特徵,通常表現為對他人的需求、期望和評價的過度關注,並且經常將他人的需求置於自己的需求之上。這種人格特徵的人常常追求外界的認同和讚揚,並傾向於避免衝突,以確保與他人的關係保持和諧。
討好型人格的成年人
表現在與父母的相處上…
通常表現為持續迎合父母的需求和期望,忍受可能對自己不利的情況。
他們可能避免與父母產生衝突,不敢表達真實感受或需求,以維護和諧的關係。
他們渴求父母的認同和讚揚,依賴外界評價來確立自我價值感。
這樣的相處方式可能導致個體感到焦慮、壓力,甚至壓抑了自己的需求和夢想。
討好的原因
討好環境的產生,一定是兩個角色都出現:
在成年人與父母的相處中,討好現象通常需要兩個角色的參與:
1)討好者,即那些為了獲取認同和滿足父母需求而不斷迎合的人
2)接受被討好者,即那些對討好行為產生正面反應的父母。
這種關係動態可能在童年時形成,當討好者的行為被父母正面回應時,他們傾向於繼續採取這種角色,以維持正面評價。討好者的行為有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父母的需求,父母會覺得很乖,孩子的想法都跟自己一致,管教起來抗性不大,所以也理所當然的給予肯定。
追究原因有三個:
1/從父母得到的是「有條件的愛」
這種愛可能表現為當子女表現出成功、達到特定目標或遵循父母的價值觀時,父母給予正面回應、關愛和讚揚。然而,當子女不能滿足這些條件或有所偏離,父母可能會表現出冷漠、拒絕或懲罰。愛和關注是基於表現,而不是關注於子女的自我價值。
2/覺得自己不配
有些人可能在自我價值感方面有自卑感,認為他們不值得被愛或關心。為了彌補這種自卑感,他們可能會不斷迎合他人,以確保被接受和喜歡。
3/害怕自己不被喜歡,不敢露出真實的自己
害怕被拒絕或不被喜歡是討好者的常見情感,這使他們傾向於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求,以避免引起不快或不滿。他們相信只有在迎合他人時,才能保持關係和和諧。
這些原因通常根植於早期的家庭經歷和情感需求,但它們可以對個體的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理解這些原因是改變討好型人格的第一步,幫助個體建立更健康的自我價值觀和人際關係。
討好,是你感到不安的語言
討好行為是一種應對機制,他們透過這種方式來維護關係、避免衝突和減少自身的不安情緒。
後場廚房—永遠提供客人一場好的食物饗宴,即使後面一團亂都得藏住。
討好行人格與「廚房後場」的運作方式有相似之處,它們都在處理各種問題,但這些問題通常被隱藏在外表之下。餐廳後場,廚房即使遭遇突發的忙亂,出餐上的困難,但問題總是必須留在後場,確保客人看到的是完美的一餐。
同樣地,討好者可能面臨情感困擾和需求,但他們努力確保外界看到的是一個無懈可擊、總是照顧他人需求的形象。
這種相似之處在於兩者都在表面下經歷著壓力和混亂,但他們尋求將這些問題隱藏起來,以確保外界的印象不受損害。廚房中的混亂最終可能會影響食物的品質和廚師的工作效率,同樣地,這樣的運作方式可能在長期內對內心和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引鴆止渴-只顧解決眼前的事情,累積了長遠的後患
成年子女對父母的討好行為在短期內可能帶來一些好處,這些好處通常包括:
- 家庭和諧:討好行為可以幫助維持家庭關係的和諧。子女可能選擇避免與父母發生爭吵或衝突,以確保家庭氛圍愉快,這可以在短期內保持平靜。
- 父母的喜愛和認同:父母可能對子女的討好行為給予積極的回應,包括認同、讚揚和愛。這種肯定可能讓子女感到受歡迎和重視,並增加他們的自尊心。
- 減少壓力:討好行為通常可以避免與父母的矛盾,減少了情感壓力和不適感。子女可能選擇適應性的方式來應對家庭壓力,這有助於維持短期的心理平衡。
- 維護親子關係:子女可能關心父母的需求,並願意提供幫助,以確保親子關係保持穩定和親密。這有助於短期內建立良好的親子聯繫。
儘管這些短期好處在一段時間內維護了家庭和諧和關係,但過度的討好行為可能在長期內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帶來負面影響。子女可能忽視了自己的需求,壓抑了真實的情感,並在長期內難以建立平衡的關係。
4個方法,不再做好好孩子
TIP1 / 認識自己
透過紀錄觀察自己遇到事情的感受以及深層的想法,其中完全的接受自己的反應,只觀察紀錄,不做批判。
每個感受,都是真實的都沒有對錯的。我們只是透過紀錄認識自己。
【HOW】如何記錄:
事件->情緒>-深層信念
事件:紀錄自己看得懂的事情經過
情緒:(能量)可以用情緒高昂或低沈(顏色的代替)
情緒用詞:不常敘述自己情緒的初始者,會對於情緒字眼難掌握, 會一直敘述成事件或是目的,運用情緒表可以比較知道哪個詞彙可以適切形容。
深層信念:這也是越長觀察才會越精準探索,例如:生氣後面往往伴隨失望,失望後面帶隨期待。生氣後面也可能是恐懼,保護自己不受傷。
工具輔助:
Moodnotes 情緒管理工具,偵查情緒軟體
https://apps.apple.com/tw/app/moodnotes
TIP2 /建立自己的生活
把時間先安排好,把要做的事先安排好時間執行,剩下的時間才去安插其他的事情。
在為家人好的同時,也確保自己的生活往前行
【HOW】怎麼做?
行事曆上,依序排上
1.自己要做的事 自己想照顧家裡的事
自己的事情優先安排,照顧家人,一定也是很重的事,有些事在自己已經有的固定行事曆,可以在自己的掌控下調整。
2.排上復活補血時間
每個人都需要固定給自己充電,就像電池,確保能量充沛,這個時間不能省。
3.擴大自己的生活經驗,探索自己的喜好
在總是關注著別人的習慣中,改成要關注自己,會突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如多加探索,是個好的開始
0.鎖住時間,剩餘時間安排,突然的家裡需求
這很重要,不要覺得我可以挪一下,這把尺非緊急不要動。
工具輔助:
Todoist 管理您的工作和生活
https://todoist.com/zh-TW
TIP3 /豎立思考區
在心裡建立一個需求收件匣,
想要一口答應時,一律先說晚點回答 我忙完去找你
別人的事情,非緊急不要立刻反應,
有需要的人只是把訊息投遞進來,
你有時間才會統一處理,回覆 Y/N之前 可以先想:
- 『誰』去可以代替處理,
『哪裡』可以找到資訊。
- 若是好,現在可以做嗎?或安排什麼時候動作?
- 若是不好,是抱歉,幫不上忙。還是需不需要替代時間?或者替代方法?
TIP4 / 勇於拒絕,但偶爾反過來邀約
拒絕時不一定要說真的為什麼,自我表露雖然是關係拉近的因素之一,但需要建立在一些互信的基礎上。
爸媽要的是面子 拒絕時真正的為什麼 不重要 端看他平時是不是可以了解你才講到最深沉的為什麼
如果平時也附帶點邀約 讓父母覺得不是只有拒絕他的時候 有時候也會得到你這方的邀約
–
*其它幾種,面對家庭的溝通姿態:
小丑型:搞笑的人,不要再壓抑忽視自己了!|小丑型語言的3種成因x 3步驟調適
指責型:【都是別人在銃康我!?】『指責型人格』邁向真情交流的6個提示行動
超理智型:冰山底下,熱情又害怕的你── 薩提爾『超理智型』生存模式
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選擇,即使這可能會引起他人的不滿。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中提到,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選擇,即使這可能會引起他人的不滿。
不必成為那個累死的好子女,而是成為一個真實的、自主的個體,有意識地追求自己的感受、需求和願望。
你不能再用同樣的人生腳本,卻你想像你的人生可能不一樣。
修改你的人生腳本,掌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