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理智 薩提爾 理智

冰山底下,熱情又害怕的你── 薩提爾『超理智型』生存模式

  • 精心安排的好意,因故跟原本計畫的不一樣,會感到很生氣。
  • 自己情緒不宣揚,最多是自己生悶氣。
  • 極少顯示自己脆弱的一面。
  • 總是負責幫忙父母的事物,條理分明,善於分析判斷。
  • 面對衝突,無法理性解釋時,會僵化腦袋空白。
  • 面對衝突,引經據典表示自己是對的。

在與父母相處中,你的角色是? 有沒有感到上述如此的情境? 薩提爾模式(The Satir Model)中是為『超理智型』

*薩提爾:美國家庭輔導工作者,擅長家族治療,開創了薩提爾模式(The Satir Model),說明五種面對家庭溝通的姿態。

在家中,小新是一位父母的得力助手,也是父母的依賴。每當家中有什麼事情需要安排,無論是父母的醫療事宜還是其他家務事項,他總是能夠迅速而有條不紊地做出安排。例如,當父母需要轉院就醫時,艾倫會迅速分析選擇最適合的醫院和醫生,並確認所有相關的環節都得以順利執行,確保父母得到最好的照顧。

小新總是可以維持著冷靜的態度,不隨著父母情緒起衝突。從小到大的相處下,他很知道父母引發情緒的雷區,他會事先避開可能起衝突的情境。如果衝突不可避免,他會用冷靜的語氣回應父母,且經回想檢視自己的有沒有做錯的地方後,堅定自己的立場,這使得父母無法在對話中找不到論據來責備他,父母總是欲吐還休。

如果小新對家裡感到不爽時,他會露出不悅的表情,但從不表達出來。他會讓自己過一段時間冷靜下來,而父母習慣了他這樣的處理方法,認為這只是一時的不適,過去就好了。有些事如果父母堅持要和他講開來,他也堅定保持沉默,不做任何回應。

這樣的相處模式,讓爸媽覺得小新是個令人相處省心,處事方便明確好孩子,然而小新脆弱的一面卻也不曾在父母面前表現過。

對安全感的追求,與不安的逃避

超理智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1/ 對 安全感 的追求:

超理性模式的人傾向用理性和邏輯來追求安全感,希望以確定的、不容易動搖的事實來獲得內心的穩定。他們可能依賴自身的計劃和分析來避免意外和失敗,並渴望在所有情境中保持控制,因為這種控制感給予他們一種安全感和自信心。

2/ 對 不安感 的逃避(武裝防衛):

超理性模式的人可能害怕表達情感和需要,因為他們認為這會導致被否定或傷害。他們同時也傾向對內封閉自己的情感,因為他們不擅長處理自己的感受與情緒,而會感到麻煩.焦慮。他們希望自己的理性思考和邏輯能夠正確地應對一切,因為這使他們可以撇除一切可能的責備,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機制。

3/ 缺乏非理性的自我價值感:

超理性模式的人可能過度依賴理性思考和知識來建立自我價值感,而忽視了不為什麼而自我存在之內在價值的認同。對於自我肯定,他們通常需要明確且符合理性思考的理由,這可能導致他們對自身價值的評估過於單一,卻忽略了情感和直覺的重要性,從而造成內在的情感孤立與缺乏自我的共情能力。 缺乏內在的自我價值感可能會導致他們努力通過外在的控制和成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忽視了情感和直覺的重要性。

扮演超理智角色,想滿足什麼需求?

1.有理攻不破的安全感:

成年親子相處中,扮演超理性角色的人渴望建立一種堅固的內在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來自於對自身信念和行為的理性確認。這種確信幫助他們在與父母相處時保持自信和穩定,並使他們能夠以堅定的立場對待不同的家庭議題和挑戰。

2.不受外界情緒影響:

超理性角色的人在與父母相處時希望保持情緒的獨立性,不受外界情緒的干擾。這使他們能夠以冷靜和理性的方式與父母進行溝通,並確保自己的情緒不會影響到彼此之間的互動,從而建立穩定的溝通和相互理解。

3.追求明確答案:

超理性角色的人希望在與父母相處時能夠得到確定的答案和清晰的指導,避免在家庭議題上陷入模糊和不確定的情況。他們通常會以理性和邏輯的方式處理問題,並尋求能夠確保家庭關係穩定和和諧的解決方案。

扮演超理智角色,長期賠掉了什麼?

在成年的親子相處中,當擔任超理性角色的人獲得了上述需求的同時,他們也可能失去了一些東西。

1.自己都不確定自己的感受
(長期沒有跟自己的感受互動):

超理性角色的人可能在追求理性和穩定的過程中忽略了自己的情感需求,導致長期忽視自身情感和內在需求,使自己與內在世界的聯繫變得薄弱。

2.無法與人針對感受溝通:

由於過度強調理性和邏輯,超理性角色的人可能面臨難以與他人建立情感連結的挑戰,尤其是在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中,可能缺乏對情感的敏感度和理解。

3.道理都對,但就是處理不了人的事情:

超理性角色的人可能雖然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理性思考能力,卻在處理人際關係和情感問題時感到無助,因為他們可能忽略了情感因素在人際互動中的重要性,導致難以處理和解決家庭關係中的衝突和挑戰。

讓超理智型的自己,與家人真正的情感交流

TIP1/ 以提問,打斷自動化分析模式:

若發現自己總是無法觀察和理解情感,可以以理性做輔佐,直接的方式提問。 透過提問來學習察覺他人的情感,例如問對方:”你感覺怎麼樣?”,而不是立刻進行冷靜的理性分析。 這樣不只累積他人感受的經驗,也是為了停下自動開啟的理智分析模式,讓自己的回應模式有其他的選擇。

TIP2/ 察覺自己、聆聽他人

開始著手觀察自己和聆聽他人,逐漸培養同理心。以下兩個實用的方法:

  • A.情緒應用程式
    情緒應用程式擁有多種情緒的名詞,選擇並反思自己的情緒符合哪一種,讓你自己更明白現在的狀態是甚麼樣?
  • B.看影片練習
    看影片練習,形容出別人的感覺 觀看相關影片,訓練表達他人的情感狀態。這樣的練習有助於培養超理智模式者的同理心,使其能夠更敏銳地感知他人的情感需求,進而建立更深層且真實的情感交流。

TIP3 /練習將感受用『形容詞』『情緒名詞』來表達

把感覺、情緒放進情境裡,表達出來, 或是運用情緒名詞來描述讓人感受到的情感狀態。

『這感覺~好XX (形容詞)』
『讓人感覺 XX (情緒名詞)』

例如:
「這感覺真是令人舒暢」
「這件事讓人感覺很生氣」
這樣的練習有助於超理智模式者更好地將自己的情感與他人分享,促進情感交流的深度與豐富度。

其實超理智者的情感是敏銳的!!!

超理智模式者建立家庭情感交流時,最大的挑戰在於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感受,同時也理解對方的情感,從而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與情誼。過度注重事情分析的超理智模式者往往逃避了雙方情感的交流。

然而,事實上,超理智者的情感應該是敏銳的,只是他們很少給自己機會與家人互動以驗證自己的情感,也缺乏訓練自己接受外界情感的能力。

如果他們能認知『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增強與外界交流的情感處理方式;將敏銳的情感觀察,結合他們卓越的邏輯思辯能力,定能夠在家庭中建立更緊密的信任與情感連結。

與父母和平相處的起手式

找回家人關係裡最誠摯的敬愛
儘管他們不是開明的父母..
個性也不可能改變


輸入你的名字和Email,立即下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